乡镇纪委加强基层监督的有效做法
乡镇纪委加强基层监督的有效做法包括以下几种:建立系统性监督机制:通过构建片区协作机制和网格化监督体系,系统性地改进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这种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某地通过建立片区协作机制,使问题线索发现量同比提升40%。
当前,全县乡镇纪委书记都由乡党委副书记兼任,除纪检工作外,还分管(联系)计生、安全等工作,同时多数乡镇实行包村工作制,乡镇纪委书记将大部分工作时间放在了包村工作上,没有时间和精力抓纪检监察工作。
探索建立垂直领导工作机制,尝试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乡镇纪委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实施领导权与村党组织分离,改变原有的监督定位,实现逆向监督向平行监督转变。这种做法将有利于消除村监委会成员的思想顾虑,让他们能够放开手脚,彻底解决无法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让监督变得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坚决正风肃纪,加大监督检查和办案力度:定期开展各类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发送履职提醒,下发监察建议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整改。严管厚爱,转变乡村干部作风,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办信办案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建立纪委统筹、归口监督、纪委再监督再检查的工作体系和工作链条,不断提升监督效果,切实实现纪委事中监督向事后监督、监督事向监督人的转变。(三)用新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乡镇纪检部门运行规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怎么把基层善治和纪检监察联系起来
1、把基层善治和纪检监察联系起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纪检监察机关推动监督融入基层治理 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定位,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作用。通过织密监督网络、完善监督体系,实现监督机制规范化、监督内容清单化、监督方式精准化,从而推动基层善治的实现。
2、二)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3、这就要求在纪律审查程序环节上需要正确把握,更需要取得分管领导和上级纪委的支持和支撑,比如在调查处理问题线索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请示报告,这既是纪律审查的工作程序,更是纪律审查人员的政治规矩。
4、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决纠正党员干部败德违纪行为,抓早抓小、动辄得咎,为以德治党“保驾护航”。
5、稳步推进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基本构建了“纪检监察+”大监督格局;创新建立政治巡察清单,细化检查内容方式,更好发挥“显微镜”“探照灯”的作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截止20xx年X月,全县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X件X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X%、X%,清除了一批破坏政治生态“污染源”。
6、要搞好实名举报回复工作,让信访举报人的知悉权监督权反向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要加大民生监督力度,让群众平等地享受国家政策红利。要强化作风建设,进一步畅通干群间的“连心桥”。
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工作包含哪些内容?
1、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监管村级财务、集体资产处置等事项,推动村务公开,如通过阳光村务平台等方式,增强基层治理透明度,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纪委监委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党内监督、执纪审查、问责处置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党内监督:纪委监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首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得到正确执行。
3、组织综合监督检查:银行机构纪委部门会定期对基层纪检机构进行“全面体检”,这种检查涵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落实中央巡视整改、执纪问责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4、进行纪检监督的方式主要包括谈心谈话、纪委监督、注重自我监管以及创新方法路径等方面。谈心谈话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紧盯“关键少数”,如党组织或单位的领导成员,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了解其思想、工作、作风及所在单位政治生态等状况,从而发现问题并推动整改。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1、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务、政务、村务和办事公开制度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民主监督:健全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强化党员大会等对村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村民代表可询问和质询,村务监督机构依法履行监督职责。责任追究: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视情节给予诫勉谈话等处理,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失职问责,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
2、改进工作作风: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强纪律建设: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筑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
4、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融为一体,从“五加强、五提高”入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格局。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公信力。
农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
1、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权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行为规范: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禁止滥用职权侵害群众权益,如非法征占资源、违反规划审批、侵占公款等。禁止利用职务谋取私利,如索取贿赂、违规报销费用等。
2、《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于2011年5月23日首次发布,2025年3月28日修订发布,旨在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适用对象:包括乡镇党委和政府等多类人员,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街道、社区等相关管理人员参照适用。
3、《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于2025年3月28日修订发布,旨在规范农村基层干部履职行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包括总则、行为规范、管理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
4、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本规定旨在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权益,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依据相关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农村基层干部应坚定信念,践行服务宗旨,廉洁奉公。
5、为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农村基层干部应严格遵守廉洁履行职责的规定。这一试行规定旨在确保农村干部在执行职务时,坚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6、纪检监察机关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督检查 纪检监察机关,特别是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积极协助同级党委,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
基层公权力监督系统介绍:信息化助力基层智慧监督
规范村级“基层公权力”运行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公开透明、操作规范、简便高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进一步完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
智慧纪检监督大数据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监督、考核、提醒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旨在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专注于收集纪检监察工作的各类信息,如日常工作记录、案件处理情况、举报反映、处分执行等,为后续分析提供全面而丰富的数据源。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加强民生领域监管,是实现纪检监察监督和群众监督贯通融合的重要手段。
把监督与大数据监督结合起来,探索推进把监督融入治理之中的有效途径。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强化监督,推动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以高质量监督提升治理能力。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大力推动大数据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让数字赋能基层智慧监督。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一刻不停歇的韧劲,正风肃纪反腐,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完善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日常监督: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